服务热线

010-82318118
网站导航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测量不确定度的起源与概念

时间:2022-07-23        点击次数:
 

由于测量误差的存在,任何一个测得值都不可能绝对精确,也就是说,必然要有相应的误差范围。这是测量结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人们已越来越普遍地认为,在测量结果的定量表述中,用“不确定度”比“误差”更为合适。

为了取得国际一致,1978年国际计量局BIPM开始征询32个国家计量实验室及5个有关国际组织的意见,并召开了专题会议,由工作组制定了关于实验不确定度表示的建议:INC—1(1980)。该建议与1981年10月被国际计量大会CIPM采纳,并于1986年被再次肯定。

尔后,国际计量大会又委托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上述建议的基础上编制一份测量不确定度表示的详细指南。为完成该任务,ISO的计量技术咨询组TAG1成立了由BIPM、IEC(国际电工委员会)、ISO和OIML(国际法制计量组织)提名的专家组成的第3工作组。该组经过几年的努力,终于在1993年制定并出版了“测量不确定度表示指南”,并且得到了ISO、IEC、CIPM、OIML、IUPAC(国际理论与应用化学联合会)、等7个国际组织的认可。

测量不确定度,是指由于测量误差的存在而对测得值不能肯定(或可疑)的程度。测量不确定度是测量结果所含有的一个参数,用以表征合理地赋予被测量之值的分散性。

该参数可以是标准差或标准差的倍数,也可以是置信区间的半宽度。

至于过去对不确定度的两种提法,即不确定度是被测量估计值的可能误差的度量和不确定度是被测量的真值所处量值范围的估计,其含义是清楚的,不难理解;但却做着眼于“误差”和“真值”,两者皆不能确切得知。因为,“误差”是相对“真值”而言,而“真值”则是一个理想的概念,就测量而论,永远不可能确切得知。所以,在测量结果的定量表述中,严格地说,不能提倡使用“误差”或“真值”。

不确定度不包含已确认的系统影响(即已确定的系统误差的影响),但包括对系统影响的修正不完善以及随机影响所带来的不确定度。

 

Copyright © 2003-2022 kaihang.com. 凯航伟业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07019117号

服务热线

010-82318118

扫一扫,关注我们